利来w66ag旗舰厅_利来w66国际旗舰厅利来w66ag旗舰厅_利来w66国际旗舰厅

碘缺乏、大骨节等地方病危害青海农牧民健康

发布时间:2007/1/29 8:46:51    |     文章来源:     |     阅读次数:

摘自《西宁晚报》

编者按 我省是全国地方病多发的省份之一。现已查明,我省有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病及包虫病等6种主要地方病。这些地方病严重危害了我省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到目前,我省已基本控制了各种地方病的大规模流行。但是由于地方病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我省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消除或控制其危害。因此,预防和控制地方病已成为全社会尤其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省地方病防治现状

  1月24日,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目前,我省地方病防治工作仍然受到诸多困难的制约。一是对地方病危害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我省地方病流行区均是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病严重制约着这些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由于部分地区、个别部门对地方病给人群、社会及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性仍然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对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综合防治措施不能有效落实,经费投入不足,造成了防治工作进展缓慢。二是由于我省盐资源丰富,盐湖管理难度大,原盐、假冒碘盐仍然广泛存在于我省广大农牧区。因此,我省对非碘盐的稽查和打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我省地方病防治专业队伍不稳定,防治手段落后,技术力量越到基层越薄弱。同时州、县级地方病防治专业机构的仪器设备简陋、更新慢,野外工作装备缺乏,应急处理能力弱,防治工作保障与防治任务不相适应的情况比较突出。

  在我省流行的主要地方病  

  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外部环境缺少人体必须的徽量元素碘而引起的地方病。碘缺乏病在我省各地均有流行。  

  我省碘缺乏病的主要受害者是妇女和儿童。碘缺乏病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孕妇流产、早产和死产。尤其是在胚胎期影响胎儿脑发育,并造成其永久性智力障碍。我省碘缺乏病重流行区有海东6县、西宁市四区三县及贵德、共和、门源、同德、兴海、贵南、乌兰、海晏、玉树、德令哈、格尔木等32个县(市)。据有关监测结果表明:我省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5.8%,居民食用合格碘盐普及率为83.8%,儿童尿碘中位数大于160.2ug/L,与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尚存一定差距。到目前,我省是全国未能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7个省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各级领导重视不够,政府行为不到位,各部门没有形成分工合作工作机制;我省经济发展滞后,群众收入较低,较易接受价格低廉的原盐;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缺乏力度和广度,群众自我保健意识不强,防病意识淡薄;全省范围内没有建立健全碘盐供应网络,对非碘盐的打击力度不够,造成非碘盐冲击碘缺乏病区的现象。  

  布 病  

  布病可造成人体骨关节损伤,让人丧失劳动力。我省的布病调查开始于1954年。现已查明全省46个市、县均有布病流行,我省现有布病病人3万人。我省布病流行特点为:牧业区病情重于农业区,农业区病情重于城镇。  

  包虫病  

  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包虫病在我省人群、家畜和野生动物3个种群中均有流行,3个种群间主要由犬来传播。我省的玉树、果洛、黄南、海南、海北、海西6州均有流行。其中,玉树州的包虫病流行最为严重。我省于1987年将包虫病正式列入地方病防治工作,并开始组建防治队伍开展工作,历时5年完成了全国第一次人体寄生虫病分布调查任务。调查结果表明,包虫病在我省牧业区的患病率为10%—15%,家畜群的平均感染率为50%,感染率高者可达90%,犬的带虫率在39.7%,野生动物感染率为7%。我省现有包虫病病人约1万人。  

  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性疾病,其主要受害者是青少年。该病的特征是侵犯人体骨关节造成关节畸形强直,使人丧失劳动力。我省于1982年开始调查大骨节病。调查结果显示,在我省的贵德、兴海、班玛3个县的4个乡均有大骨节病流行,现有大骨节病患者1093人,患病率高达27.45%,病情活跃程度居全国第一位。  

  氟中毒病  

  氟中毒病主要为饮水型氟中毒是由于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人体蓄积氟元素而引起的疾病。该病主要侵犯人体骨关节造成关节畸形,进而使人丧失劳动。我省的氟中毒调查工作开始于1982年,氟中毒病在我省西宁四区三县、乐都、民和、化隆、门源、互助等19个县区的108个乡镇、413个村均有流行。我省现有氟斑牙患者16万人,氟骨症患者1.1万人。

  我省地方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1月24日,记者从省地方预防控制所了解到,我省是全国地方病多发的省份之一。现已查明,我省有碘缺乏病、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大骨节病、地方性氟中毒病(以下简称“氟中毒病”)及包虫病等6种主要地方病。这些地方病具有病种多、流行范围广、病情重、防治工作难度大等特点。这些地方病主要分布于我省广大农牧区特别是贫困地区,不仅危害了我省各族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成为制约我省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省边远、贫困地区的碘缺乏病仍然对人群智力发育造成极大威胁;牧区群众的包虫病患病率仍然较高,而且调查发现城镇居民中包虫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我省个别国营牧场去年也发现新发布病患者,严重威胁我省畜牧业发展和人群健康;氟中毒病在我省一些地区长期流行;我省的大骨节病病情活跃程度连续居全国首位。因此,在我省广大农牧区,由于地方病而导致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还没有得到彻底消除。

  我省集中力量预防控制地方病  

  据省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卫生厅厅长陈资全介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省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特别是随着青藏铁路全线开通,“环湖赛”、“青洽会”、民族文化旅游节、“藏毯节”等的成功举办,青海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这迫切需要我省提供一个安定、和谐、良好的卫生环境。因此,努力控制并最终消除各种地方病的危害,就成为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当前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近年来,国家和我省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预防控制地方病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我省开展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我省将按照“政府领导、齐抓共管、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积极性,不断总结经验,切实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努力控制直至最终消除各种地方病对我省群众造成的危害。(作者 王晓虹)